先說個人覺得思想史(尤其是名家)我寫得很心虛就不放了==

諸子學上學期只把儒家結束 思想史則是期中前儒家就完結了(這啥連載) 

當時可是對孔子及其有為的弟子後生晚輩們有滿滿的愛呢(欲聞詳情請內洽XD)

沒辦法一學期見他們兩次不愛也難←是這樣嗎

一.  孔子的政治主張德治與任賢,請論述並評論之(97,95,94)

「德治」與「任賢」互為因果,共同成就王道政治。任賢則德治方為可能,選賢舉能才能彰顯王道以德服人,「舉直錯諸枉則民服,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」。而德治/人治之下「政者正也,子率以正,孰敢不正」、「為政以德,譬如北辰,居其所,而眾星共之」、「道之以德,齊之以禮,[]有恥且格」,賢者在位、能者在職,風行草偃、上行下效,上位者「修身、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」,人民以上位者馬首是瞻,亦開始修德成賢,如此因任賢成就德治,德治創造更多賢者,彼此互為因果形成良好循環。舉例來說,司馬光讚賞東漢光武帝時政:王莽末年,天下動亂一如孔子之時,光武帝即位後從修身讀經開始,求賢若渴,上行下效使東漢士大夫重視修德、崇尚氣節,雖有宦官弄政,東漢光武中興後有段時間我們看到孔子政治主張實現的可能,可惜後來黨錮之禍、賢臣如蔡邕遇害,政治清流才化為烏有。至曹操下求賢令,實已是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唯才是用、不問賢德了。直至今日,任賢或許有可能,但整體而言社會仍是以「法治」為尚,可以看出孔子的政治主張因其目標崇高、理想性仍是高過完整實踐性的。(451)

二.  孟子主張性善,荀子主張性惡,試敘述其二人之論點,並評論之(97,95,94)

孟子從先驗論、精神/道德層面(道性)主張人性本善,證據在於「見孺子入井必生惻隱之心」,以此說明惻隱、羞惡、辭讓、是非之心人皆有之,而這正分別是仁義禮智之端。但孟子只舉惻隱之心顯然證據不足。孟子主張存養之功,舉牛山之木嘗美矣之例,說明「仁義禮智非,由外鑠我者也,我固有之也[…]求則得之,舍則失之」:「人見其濯濯也,以為未嘗有材焉[…]豈無仁義之心哉?其所以放其良心者,亦猶斧斤之於木也,旦旦而伐之,可以為美乎?[…]故茍得其養,無物不長,茍失其養,無物不消」,這是從消極面上說明善端要由點發展為面要存養,旦旦尋回放失之心,便能導入義之正路。積極面上孟子主張擴充善端,舉星星之火擴而充之可以燎原等說明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,幼吾幼以及人之幼[…]故推恩,足以保四海」,進程大有《大學》首章「修身、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」之况味,亦呼應孔子「己立立人、己達達人」。

荀子則從經驗論、生理/欲望層面(欲性)主張人性本惡,證據在於「人生而好利、好逸樂、好聲色、疾惡」,順是則暴亂生、孟子辭讓之心等佚失。孟子所謂善者在荀子看來是「偽(人為)」,社會觀察上我們因此可說孟子是動機論者、荀子則是結果論者。但荀子並非對人性絕望,「必將有師法之化,禮義之道,然後出於辭讓,合於文理,而歸於治」,強調「化性之教/化性起偽」,是相應孟子從消極存養與積極擴充善端開出「師法之化、禮義之教」使民歸於善。我認為孟子談人之異於禽獸之性、荀子談人之同於禽獸之性,殊途卻同歸於勸人向善。誠然孟子強調自發性的道德論述是最高原則,但就我的觀察,荀子強調規範性的禮教/禮治論述卻是較可行的,也是作為儒家論述與強制性、針對性的法家論述之間的橋梁,修正儒家理想性、融入法家現實性。(704)

.請敘述孔子的學習方法,並評論之(97,95,94)

孔子並非一開始便志於教育,但「十有五而志於學」,至古稀之年猶好學不倦,其「學習方法」我認為是可以作為今日學子的參考而不過時的:

()溫故知新、好學不倦、篤求真知--溫故之功用不只在於「學而時習之,不亦說乎」,還能呼應孔子教育方法之一的「啟發誘導」,使老師「舉一隅」時學子能立刻想起學過的相關知識而「以三隅反」。正因為「時習」,點滴吸收、銘刻於心,不囫圇吞棗、一知半解,所以再深奧難解的學問亦能如荀子〈勸學篇〉所說「金石可鏤」。而「知新」與「時習」必也是同等快樂,必還能使學子好學、樂學:「學如不及,猶恐失之」、「發憤忘食,樂以忘憂,不知老之將至云爾」。因為「溫故知新」而有日益精進之喜而好學、「好學不倦」而能「知之為知之,不知為不知」而樂在學習、「篤求真知」,我認為這是學習很重要的開端。

()學思並重、攻異去蔽學習之端猶如善端是要不斷修正長養的,學思要並重、偏邪一方均會有所蒙蔽:「學而不思則罔,思而不學則殆」。以擁有三達德「知、仁、勇」卻不學為例:「好仁不好學,其蔽也愚。好知不好學,其蔽也蕩。[…]好勇不好學,其蔽也亂」,「周處除三害」就是要將其「好勇不好學」之蔽去除。荀子〈勸學篇〉亦說:「吾嘗終日而思矣,不如須臾之所學也」――孔子開創私人講學之風,對春秋時代眾多「終日而思者」的幫助不可謂不大,思而能學則布衣可為卿相。同樣地,學也要能思,才不會變成食古不化的腐儒,使教育的美意付諸流水。因此在開端的基礎上,「學思並重」與「攻異去蔽」是進階學習,不斷學習與修正,才能成為才德兼具的士君子、為春秋亂世「對症下藥」。(657)

.孟子主張持志養氣之說,請論述並評論之(97,95,94)

孟子之學以持志養氣為立身行事之本、修養之道。志為「意志」、氣為「勇氣」,「志」、「氣」相隨,「志壹則動氣,氣壹則動志」,「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勞其筋骨,餓其體膚,空乏其身,行拂亂其所為,所以動心忍性,增益其所不能」便是從道德之天的角度說明有「志」與「氣」,才能任重道遠、勝不驕敗不餒,不至於一蹶不振、意志消沉。

孟子云:「我善養吾浩然之氣」,養成方法主要有三:

()配義與道--「其為氣也,至大至剛,以直養而無害,則塞於天地之間。其為氣也,配義與道,無是,餒也」,剛直正心、所以正氣能「沛乎塞蒼冥」(〈正氣歌〉),又因配義與道,故氣不單薄、不餒。孟子說明浩然之氣前,引曾子之言大勇者理直氣壯「自反而縮,雖千萬人,吾往矣」,可作為養氣不餒之例。文天祥〈正氣歌并序〉亦說「彼氣(獄中惡氣)有七,吾氣(浩然正氣)有一,以一敵七,吾何患焉!」

()集義所生--「是集義所生者,非義襲而取之也,行有不慊於心,則餒矣」說明持志養氣不只配義與道、還要集合積累內在之「義」,行由義之正路,不一曝十寒、行不由徑。若感到義理積累不足,氣自餒而亟需存養。

()勿助其長孟子舉宋人「揠苗助長」為例強調應任志氣自然生長,這呼應「牛山濯濯」之例,不斷外力介入欲收成效,只會害了善端與志氣。

我認為持志養氣雖然在戰國時代因未能立竿見影而不為國君重視,但觀諸東漢士人重視氣節,文天祥及其〈正氣歌〉所述先烈們時窮節現,均鍊鎖式地樹立道德典範影響後世。反而近代中國因內憂外患,人民志氣委靡不振,成為魯迅筆下痛陳對象;近代西方亦有「精神麻痺」之說,在在顯示「心有餘而力不足」實際上應是「心不足」而要持志養氣、以沛然專一之志氣成就大業。(701)

五、荀子主張制天命之說,試簡述其要,並評其說。(94)

荀子主張自然之天,天為自然之運行體,運行依自然法則,不影響人之吉凶,所謂「天行有常,不為堯存,不為桀亡」,而一切禮義法度皆為人所創設,「從天而頌之,孰與制天命而用之;望時而待之,孰與應時而使之」強調制天、用天,「應之以治則吉,應之以變則凶。彊本而節用,則天不能貧。[…]故明於天人之分,則可謂至人矣。」

荀子制天命的主張比周代到孔子主宰之天、孟子道德之天更強調「人為」,提升人的高度與在宇宙間之作用,其後以「天人之分」開出「性惡」因而強調「禮」之「化性起偽」。制天命不只促進物質文明發展,使人降低靠天吃飯的依賴性,還增加精神文明之樂觀自信,相信人定勝天,一掃宿命論陰霾。從英國工業革命到近年環保意識高漲前,制天命可說是被奉為圭臬,但人們忽略的是「天人之分」,以為人定勝天甚至可「變」天,忽略了制天/治天「應之以治則吉,應之以變則凶」,且用天是以「彊本而節用,則天不能貧」為前提,強取豪奪、索求無度結果是天地反撲。(420)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bicc2 的頭像
    bicc2

    bicc2的部落格

    bicc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